中航未来丨探索低空经济|航艺学子沉浸式实训开启“飞行课堂”

2025/07/08
了解实训基地 蓝天学院

1751953584670.jpg

中航未来讯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强化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在科技素养与实操能力方面的教学成效,近日,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2023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师生,赴无人机培训基地,开展《社会实践II》课程专项实践活动——“探索低空经济”。

                      一堂无人机课

此次实践课程,以“理论讲授+实操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首先系统学习了无人机的构造原理与飞行机制,

深入了解低空飞行器在民航、物流、航拍等领域的应用发展与技术前沿。
            

                    三种无人机操作

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学生分组进行了三种无人机机型的操作体验,

包括穿越机、航拍机及中型多旋翼无人机,

从地面操控到空中视角,全面感受科技驱动下的飞行魅力。


                        趣味沉浸体验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低空经济发展趋势的感知,也加深了对现代航空产业多元化格局的理解。

作为《社会实践II》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充分体现了航艺专业在课程设计上的前瞻性与实践性,

并以趣味化、沉浸式的学习形式,将“航空”概念从传统民航服务扩展至更广阔的行业视野。


                    “飞行”自由

在无人机操控的现场,学生们专注严谨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人认真操作飞行手柄,调整姿态;有人默契配合完成起降任务;更多人则在欢笑中记录下空中拍摄的精彩画面。

蓝天之下,科技之上,同学们在一次次试飞与操作中感受到“知识落地”的成就与“飞行”带来的自由。


                  为就业插上“隐形翅膀”

此次课程实践中,同学们收获颇丰。

不仅拓展了专业理解边界,也在操作与探索中,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与浓厚兴趣。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经历为契机,持续关注航空科技前沿,将课堂所学更好地融入专业发展与未来职业方向中。

重庆工商大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始终坚持“多维发展、实践导向”的教学理念,
通过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推动课堂与产业前沿对接,打造具有探索精神与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低空经济实践课程,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

未来,航艺专业将持续依托社会实践课程,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行业,提升专业适应力与创新能力,
在飞行梦想与现实技能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中航未来集团)

版权: 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2024072447号-1